聚合物水泥防水浆料性能指标
序号 |
试验项目 |
技术指标 |
||
Ⅰ型 |
Ⅱ型 |
|||
1 |
干燥时间 |
表干时间 ≤ |
4 |
|
实干时间 ≤ |
8 |
|||
2 |
抗渗压力/MPa ≥ |
0.5 |
1.0 |
|
3 |
不透水性(0.3MPa,30min) |
- |
不透水 |
|
4 |
柔韧性 |
横向变形能力/mm ≥ |
2.0 |
- |
弯折性 |
- |
无裂纹 |
||
5 |
粘接强度 /MPa |
无处理 ≥ |
0.7 |
|
潮湿基层 ≥ |
0.7 |
|||
碱处理 ≥ |
0.7 |
|||
浸水处理 ≥ |
0.7 |
|||
6 |
抗压强度/MPa ≥ |
12.0 |
|
|
7 |
抗折强度/MPa ≥ |
4.0 |
|
|
8 |
耐碱性 |
无开裂 、剥落 |
||
9 |
耐热性 |
无开裂 、剥落 |
||
10 |
抗冻性 |
无开裂 、剥落 |
||
11 |
收缩率/% ≤ |
0.3 |
|
|
*干燥时间项目可根据用户需要及季节变化进行调整。 |
一 、 干燥时间测试
1.1(配料)采用水泥胶砂搅拌机搅拌材料, 或采用人工搅拌方式
单组份(S 类)先倒水在倒料,双组分(D 类)液料如需要加水的,需要先单独和液料 混合后在与粉料混合,搅拌时间及 醒料时间按厂商规定来
1.2(制膜)将样品按生产厂的要求分 2 -3 次涂覆(每次间隔不超过 24h)在已清洁干 净的基础面上,涂覆面积为 100×50mm, 总厚度 1.5mm,最后一次将表面刮平,
1.3(结果评定)试验后所有试件都不应产生流淌 、滑动 、滴落,试件表面无密集气泡。
二 、 抗渗压力
1.1 试验步骤)涂层加基准砂浆试件养护至 7d,用密封材料密封装入渗透仪中进行透 水试验。水压从 0.2MPa 开始,恒 压 2h,增至 0.3MPa,以后每隔 1h 增加水压 0.1MPa。 当六个试件中有三个试件端面呈现渗水现象时, 即可停止试验,记 下当时的水压值。
三 、 不透水性
3.1(试验步骤)采用材质为玻璃、金属、塑料其中一种规格为 350mm×320mm× 1.5mm 模具, 可用脱模剂做前期处理, 分两到三次涂覆, 二道涂覆间隔为(12-24) h,使试 样厚度达到(1.5±0.2)mm。将最后一道表面刮平,在温度 (23±2)℃, 湿度(50±10)% 养护(96±2)h,将脱模后的试样反面向上在(40±2)℃干燥箱中处理 48h,取出后置 于干燥 器中冷却至室温 。裁取的三个约(150× 150)mm 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 2h, 试验在(23 士 5)℃进行,将装置中充水直到满 出,彻底排出装置中空气。
将试件放置在透水盘上,再在试件上加一相同尺寸的金属网,盖上孔圆盘,慢慢夹紧直到 试件夹紧在盘上,用布或压缩空气干燥试 件的非迎水面,慢馒加压到规定的压力。
达到规定压力后,保持压力(30 士 2)min。试验时观察试件的透水情况(水压突然下降或试 件的非迎水面有水)。
3.2(评定结果)所有试件在规定时间应无透水现象。
四 、 柔韧性
4.1Ⅰ型柔韧性(横向变形能力)
采用横向变形模具, 用水泥跳桌试验机固定模具,试验仪器是个能以 2mn/min 的速度 进行试验的压力机,将模具移走后的试件, 立即连同垫座一起放入塑料密封箱中,每 个箱中放入六个试件,并密封箱口 。在(23±2)℃下养护 12d 后,将试件连同垫座从密 封箱中取出,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 14d
养护完成后,将试件从聚乙烯薄膜上移走,测量试件的厚度 。用精度为 0.01mm 的游 标卡尺在试件的中间以及距试件两端(50 士 1)mm 处测量其厚度,如果 3 个数据均在(3.0±0.1)mm 内,则记录其平均值 。如果有任何一个数据超出范围,该试件无效。
将符合要求的试件放在试验支架上(见图 B.2)。以 2mm/min 的速度对试件施加荷载使试 件变形, 直至试件破坏 。记录下该点的荷载, 以 N 表示,最大变形量, 以表示。
横向变形取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以 mm 表示,精确到 0.1mm 。每个填缝剂样品至 少需要三个有效试件。
4.2Ⅱ型柔韧性(弯折性)
制备样块, 养护后切取(100×25) mm 的试件三块,将试件和弯板或圆棒放入已调节 到规定温度的低温冰柜的冷冻液中, 圆棒直径 10mm,温度 10℃, 温度计探头应与试件 在同一水平位置,在规定温度下保持 1h,然后在冷冻液中将试件绕圆棒或弯板在 3s 内弯 曲 180℃ ,弯曲三个试件(无上、下表面区分),立即取出试件用肉眼观察试件表面有无裂纹 ﹑ 断裂
五 、 粘结强度
5.1 拉伸粘结强度
5.1.1 试验用砂浆试件
应采用符合 GB 175 要求的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符合 GB/T 17671 要求 的 ISO 标准砂。水泥、砂和水按 1 ∶2.5 ∶0.5 的比例,采用人工振捣方式成型 40 mm×40 mm×l0 mm 和 70 mm×70×20 mm 两种尺寸的水泥砂浆试件。砂浆试件成型之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 放置 24h 后拆模,浸入 23℃ ±2℃的水中 6d,然后取出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 21d 以上。
5.1.2 试件的制备
按 JG/T 3049— 1998 中 5.10 规定制备试件。在 70mm×70mm× 20mm 的砂浆试件和 40mm × 40mm×l0omm 的砂浆试件上各均匀地涂一层拌和好的界面剂, 然后二者对放,轻轻按压, 刮去边上多余的界面剂 。将对放好的试件水平放置,在试件上加重 1.6kg 士 15g,保持 30s. 每种拉伸粘结强度各准备不少于 10 个按上述方法制备的试件 。5.4.3 未处理的拉伸粘结强 度
5.1.3 养护条件将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 7d 和 14d 。在到规定的养护龄期 24h 前, 用适宜的高强度粘结剂(如环氧类粘结剂)将拉拔接头(见图 3)粘贴在 40mm×40mm × 10mm 的砂浆试件上 。24h 后按 5.4.3.2 测定拉伸粘结强度。
5.1.4 试验步骤
将试件放入试验机的夹具中, 以 5mm/min 的速度施加拉力,测定拉伸粘结强度 。 图 3 为试件与夹具装配的示意图, 夹具与试验机的连接宜采用球饺活动连接 。试验时如砂 浆试件发生破坏,且数据在该组试件平均值的±20%以内,则认为该数据有效。
5.4.4 浸水处理的拉伸粘结强度
将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 7d,然后完全浸没于 23℃士 2℃的水中,6d 后将试件从 水中取出并用布擦干表面水溃, 用适宜的高强度粘结剂粘结拉拔接头, 7h 后将试件浸 没于 23℃ ±2℃的水中,24h 后将试件取出,擦干表面水渍,按 5.4.3.2 测定拉伸粘结强 度。
5.1.5 热处理的拉伸粘结强度
将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 7d,然后在 100℃ ±2℃的烘箱中放置 7d,到规定的时间 后将试件从烘箱中取出冷却 4h, 用适宜的高强度粘结剂粘结拉拔接头, 24h 后按 5.测 定拉伸粘结强度。
5.1.6 冻融循环处理的拉伸粘结强度
将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 7d,然后将试件浸入 23℃ ±2℃的水中 1d 。将试件取出, 进行 25 次冻融循环 。每次循环步骤如下:
a)将试件从水中取出, 用布擦千表面水渍,在 -15℃ ±3℃保持 2h 土 20min;b)将试件浸 入 23℃土 2℃的水中 2h 土 20min。
最后一次循环后将试件放置在标准试验条件下 4h, 用适宜的高强度粘结剂粘结拉拔接 头, 24h 后按 5.4.3.2 测定拉伸粘结强度。
5.1.7 碱处理的拉伸粘结强度
将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 7d,然后在按 GBT 9265 - -1988 第 4 章规定的碱溶液中 浸泡 6d,取出并用布擦干表面水溃,用适宜的高强度粘结剂粘结拉拔接头,7h 后将试 件再浸没于碱溶液中, 24h 后将试件取出按 5.4.3.2 测定拉伸粘结强度。
单个试件的拉伸粘结强度值精确至 0.01MPa 。如单个试件的强度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 20%,则逐次剔除偏差最大的试验值, 直至各试验值与平均值之差不超过 20%, 如剩余 数据不少于 5 个,则结果以剩余数据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 0.1MPa;如剩余数据少于 5 个,则本次试验结果无效,应重新制备试件进行试验。
六 、 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
每组制备试件三个将制备好的试样分两次装入符合 GB/T 17671 规定的试模,保持砂浆 高出试模 5mm, 用插捣棒从边上向中间插捣 25 次 。将高出的砂浆压实, 刮平 。试件 成型后按 7.1.2 湿气养护(24±2)h(从加水开始计算时间)脱模 。如经(24 士 2)h 养护, 因 脱模会对强度造成损害的, 可以延迟至(48±2) h 脱模 。延迟脱模的,应在试验报告中 注明。
脱模后养护条件温度(23±2) ℃, 湿度(50±10)%养护至 28d 龄期。 抗折强度测定
将试体一个侧面放在试验机(见 4.2.6)支撑圆柱上,试体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通过加 荷圆柱以 50N/s 土 l0N/s 的速率均匀地将荷载垂直地加在棱柱体相对侧面上,直至折断。
七 、 耐碱性
每组制备三个试件 。将制备好的试样刮涂到(70×70×20)mm 水泥砂浆块上,涂层厚度 为(1.5 ~ ~2.0)mm 。试件在养护箱湿度 90%以上养护至 7d 龄期,
将其放在符合 GB/T 16777 -2008 中 13.2.3 规定的饱和 Ca(OH):溶液中浸泡 168h 。 随后 取出试件,观察有无开裂 、 剥落。
八 、 耐热性
每组制备三个试件 。将制备好的试样刮涂到(70×70×20)mm 水泥砂浆块上,涂层厚度 为(1.5~2.0)mm 。试件在养护箱湿度 90%以上养护至 7d 龄期, 置于沸煮箱中煮 5h 。 随 后取出试件,观察有无开裂 、剥落。
九 、 抗冻性
每组制备三个试件。按 7.3 配料,将制备好的试样刮涂到(70×70×20)mm 水泥砂浆块上, 涂层厚度为(1.5 ~2.0)mm。试件养护温度(23±2)℃湿度(50±10)%湿养护至 7d 龄期后, 按 GB/T50082 -2009 第 4 章进行试验,-15℃气冻 4h,符合 7.1.3 的水池中水融 4h,冻融 循环 25 次 。 随后取出试件,观察有无开裂 、 剥落。
十 、 收缩率
试体成型
8.3.1 将制备好的胶砂,分两层装入两端已装有钉头的试模内。
8.3.2 第一层胶砂装入试模后,先用小刀来回划实, 尤其是钉头两侧,必要时可多划几 次, 然后用 23mm×23mm 方捣棒从钉头内侧开始,从一端向另一端顺序地捣 10 次, 返回捣 10 次, 共捣压 20 次,再用缺口捣棒在钉头两侧各捣压两次, 然后将余下胶砂 装入模内, 同样用小刀划匀,深度应透过第一层胶砂表面,再用 23 mm×23 mm 捣棒 从一端开始顺序地捣压 12 次,往返捣压 24 次(每次捣压时,先将捣棒接触胶砂表面再 用力捣压 。捣压应均匀稳定,不得冲压)。
8.3.3 捣压完毕, 用小刀将试模边缘的胶砂拨回试模内, 并用三棱刮刀将高于试模部分 的胶砂断成几部分,沿试模长度方向将超出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刮平时不要松动己捣 实的试体,必要时可以多刮几次), 刮平表面后, 编号。
8.3.4 将试体带模放入温度 20℃士 1℃, 相对湿度不低于 90%的养护箱或雾室内养护 。
9 试体养护 、存放和测量
9.1 试体自加水时算起,养护 24h ±2 h 后脱模 。然后将试体放入水中养护 。如脱模困难 时, 可延长脱模时间 。所延长的时间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并从水养时间中扣除。
9.2 试体在水中养护两天后, 由水中取出,用湿布擦去表面水分和钉头上的污垢, 用比 长仪测定初始读数(L) 。 比长仪使用前应用校正杆进行校准,确认其零点无误情况下才 能用于试体测量(零点是一个基准数,不一定是零) 。测完初始读数后应用校正杆重新检 查零点,如零点变动超过±0.01mm,则整批试体应重新测定。
9.3 将试体移入干缩养护箱的蓖条上养护,试体之间应留有间隙, 同一批出水试体可以 放在一个养护单元里,最多可以放置两组同时出水的试体,药品盘上按每组 0.5kg 放置 控制相对湿度的药品—硫氰酸钾固体 。 关紧单元门使其密闭。
9.4 ﹑从试体放入干缩养护箱记时 25 天(即从成型时算起 28 天),取出测量试体长度 (Lza).注: 引用本标准的除道路水泥外的其他品种水泥的干缩龄期可自行设定。
9.5 试体长度测量应在试验室内进行, 比长仪应在试验室温度下恒温后才能使用。
9.6 每次测量时,试体在比长仪中的上下位置都相同 。读数时应左右旋转试体,使试体 钉头和比长仪正确接触,指针摆动不得大于 0.02mm 。读数应记录至 0.001 m。
测量结束后,应用校正杆校准零点,当零点变动超过士 0.01mm,整批试体应重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