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力高耐候瓷砖胶施工工艺
一、材料及工具准备
施工要点 |
施工细节描述 |
(1)材料测算 |
材料用量:1.5kg/m2/mm |
(2)工具准备 |
检测工具:空鼓锤、激光仪、水平靠尺、卷尺 |
配比工具:电动搅拌器、搅拌桶、量杯 |
|
施工工具:齿型抹刀、橡皮锤、瓷砖振动器、十字定位卡、调平器(底座、楔子、推紧钳)、砖托、金刚擦、抹布、灰匙、油灰刀、刮尺、线坠、墨盒、吸盘、瓷砖切割机 |
不同规格齿形抹刀下瓷砖胶的参考用量
瓷砖尺寸 |
刮板齿痕深度(mm) |
理论参考用量(kg/m2) |
15cm×15cm |
6×6 |
3.5 |
(15cm×15cm)~(30cm×30cm) |
10×10 |
5.0 |
>30cm×30cm |
12×12 |
7.0~10.0(组合法) |
二、基层检查及处理
施工要点 |
施工细节描述 |
(1)基层空鼓 |
检查方法:使用空鼓锤对施工前的基面逐一进行敲击,根据声音的清脆或闷响,确定空鼓范围并标记 |
处理方式:若基面存在空鼓问题,需使用电锤敲掉空鼓部位,再使用聚合物砂浆对空鼓部位修补抹平 |
|
未处理风险:若空鼓部位不处理,后续各结构层次(抹灰/防水/贴砖/腻子等)施工完毕或投入使用后,易出现脱落、空鼓开裂等问题 |
|
(2)基层疏松、掉灰掉砂 |
检查方法:戴手套或使用油灰刀,反复划搓基层,根据基层的起灰起砂情况,判断基层的疏松程度 |
处理方式: 1)若基层起灰起砂不明显时,使用扫帚将基面清扫干净后,即可使用加固剂进行界面加固 2)若基层起灰起砂严重且疏松时,需要使用清洁铲刀铲除表面浮灰浮砂至坚固基层,再使用加固剂进行界面加固 |
|
未处理风险:加固剂一般渗透1~2mm,浮灰太厚,加固剂不能充分渗透;若不处理起灰起砂严重且疏松的基层,后续各结构层次(抹灰/防水/贴砖/腻子等),易出现空鼓、脱落等问题 |
|
(3)基层油污及突出物 |
检查方法:观察 |
处理方式:使用清洁铲刀铲除基层的突出物、颗粒以及油污等 |
|
未处理风险: 1)若颗粒及突出物不处理,界面加固完成后饰面会出现凸起不平整等问题 2)若存在油污或原墙面腻子层不处理,加固剂不能有效渗透,会影响界面加固效果 |
|
(4)基层平整度检查 |
检查方法:使用水平靠尺检查基层的平整度、垂直度,要求2m靠尺偏差在3mm范围内 |
处理方式: 1)对铺贴的基层进行布点冲筋 2)采用找平砂浆进行局部或整体找平处理 备注:布点冲筋工艺请查看《瓷砖铺贴施工手册》 |
|
未处理风险: 不平整的墙体,会影响瓷砖胶上墙的厚度。若瓷砖胶的厚度过厚/过薄,易出现掉砖问题 备注:超强力高耐候瓷砖胶的铺贴厚度为5-8mm |
|
(5)管线开槽部位检查 |
检查方法:检查管线开槽部位是否嵌填严实、是否有结合不实问题 |
处理方式: 1)对管线开槽部位结合不实且脱层的部位进行铲除 2)对嵌填不实、结合不实的部位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封堵密实 |
|
未处理风险:必须处理 |
三、材料配比
施工要点 |
施工细节描述 |
(1)操作步骤 |
1)按厂家推荐加水量先往空桶加水(加水比例21%-26%),再缓缓加入粉料 |
2)使用电动搅拌器搅拌2~3min,静置3~5min,再次搅拌1~2min |
|
(2)备注 |
注意要点: 1)先加水再加粉料,避免桶底瓷砖胶不能搅拌均匀 2)配制的胶浆需在2h之内用完 3)已干固的胶浆不得再次加水搅拌使用 |
四、墙面批刮瓷砖胶
施工要点 |
施工细节描述 |
(1)操作步骤 |
1)先选择合适的齿型抹刀将搅拌好的瓷砖胶薄批到基面上,胶浆厚度小于1mm |
2)再使用齿型抹刀在基层上厚批一层瓷砖胶,齿型抹刀与基面约成45-60°角,并拉槽至饱满均匀,每次批刮面积不大于1m2 |
|
(2)备注 |
1)刮刀面与墙面成45-60°角 |
2)梳理时,要有一定力度,保证刮刀齿刮到墙面,梳理出的线条应高度一致,饱满均匀 |
五、瓷砖背面批刮瓷砖胶
施工要点 |
施工细节描述 |
(1)操作步骤 |
1)使用湿抹布擦除瓷砖背面脱模剂 |
2)用齿形抹刀将瓷砖胶批刮到瓷砖背面,齿型抹刀与基面约成45-60°角,沿与基面拉槽平行的方向将瓷砖胶梳理成均匀条状 |
|
(2)备注 |
1)不清除脱模剂,会导致掉砖问题的产生 |
2)当瓷砖大小>300×300mm 时,需在瓷砖背面拉槽 当瓷砖大小≤300×300mm 时,需在瓷砖背面薄批一层瓷砖胶(2mm厚) |
六、瓷砖铺贴
施工要点 |
施工细节描述 |
(1)操作步骤 |
把背面拉过槽的瓷砖通过与墙面槽痕错开的铺贴方式平行铺贴,并用力揉压,排除槽内空气达到满粘 |
(2)备注 |
1)在瓷砖胶的调整时间内(20~30min),可调整瓷砖的位置和接缝;若超过允许的调整时间后,严禁移动瓷砖 |
2)超强力高耐候瓷砖胶的厚度约为5-8mm |
|
3)瓷砖>300×300mm时,可采用电动振动器震实,代替人工手动揉压 |
七、安装/拆除找平器
施工要点 |
施工细节描述 |
(1)操作步骤 |
1)安装底座:在距离瓷砖边角10-15cm左右处安放找平器底座(根据瓷砖尺寸酌量增添找平底座) |
2)嵌入楔子:在找平器底座处嵌入楔子 |
|
3)固定调平:使用推紧钳固定找平器楔子,并调平瓷砖面 |
|
4)平整检查:用水平靠尺检查瓷砖是否铺贴平整 |
|
5)拆找平器:用橡皮锤敲除找平器,并检查瓷砖缝隙有无残留瓷砖胶 |
|
(2)备注 |
1)若瓷砖存在不平整,需撬开瓷砖重新铺贴 |
2)如瓷砖的规格尺寸或几何形状不同时,应在铺贴时随时进行瓷砖切割/修边调整,使其缝隙宽窄一致 |
|
3)拆除找平器时,敲击方向必须与砖缝方向一致 |
|
4)找平器楔子可以回收使用 |
八、清理/验收/养护
施工要点 |
施工细节描述 |
(1)空鼓及裂缝检测 |
满贴法施工的饰面砖工程应无空鼓、裂缝 检查方法:观察;用小锤轻击检查 |
(2)铺贴外观检测 |
饰面砖的品种、规格、图案、颜色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产品合格证书、进场验收记录、性能检测报告和复验报告 |
(3)细部位置检测 |
墙面突出物周围的饰面砖应整砖套割吻合,边缘应齐整。墙裙、贴脸突出墙面的厚度应一致 检查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
饰面砖粘贴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目 |
允许偏差 (mm) |
检验方法 |
立面垂直度 |
2 |
用2m垂直检测尺检查 |
表面平整度 |
1.5 |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
墙裙、贴脸等突出墙面厚度 |
3 |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
阴阳角方正 |
2 |
用直角检测尺检查 |
接缝直线度 |
2 |
拉5m线,<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 |
墙裙、贴脸上口平直度 |
2 |
拉5m线,<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 |
接缝高低差 |
0.5 |
用钢直尺和塞尺检查 |
接缝宽度 |
1 |
用钢直尺检查 |
瓷砖胶应用中的常见问题
(1)瓷砖胶不干 |
|
原因分析: |
1)瓷砖胶配比错误,加水量远超包装建议值,延缓了干燥时间 |
2)瓷砖胶超过可操作时间后,再次加水搅拌使用 |
|
3)瓷砖胶粘贴过厚 |
|
4)施工温度过低,一般低于5℃ |
|
解决方法: |
1)按照包装袋上的加水量,正确配比 |
2)瓷砖胶超过可操作时间后,禁止再次加水使用 |
|
3)瓷砖胶的铺贴厚度为5-8mm,中厚层瓷砖胶的铺贴厚度为5-15mm |
|
4)施工温度应控制在5-35℃ |
(2)瓷砖胶掺大量砂子或水泥使用 |
|
原因: |
减少瓷砖胶的用量,节省成本 |
后果: |
瓷砖大量空鼓、脱落 |
原因分析: |
1)水泥/砂子的大量掺入,变相的降低了瓷砖胶内胶粉及其他组分的掺量 |
2)水泥水化速度快,水泥的大量掺入会增加砂浆层的收缩应力 |
|
3)砂子的大量掺入,会增加砂浆层的起粉量,降低砂浆层的强度 |
|
解决方法: |
敲掉重做 |
(3)瓷砖胶厚贴法施工 |
|
后果: |
瓷砖大量空鼓、脱落 |
原因分析: |
砂浆过厚,收缩应力增大,当瓷砖胶收缩应力大于粘接抗剪切强度时,产生掉砖问题 |
标准要求 |
1)薄贴法:瓷砖粘贴工程中粘接层厚度不大于8mm的施工工法。JC/T 60006—2020 《瓷砖薄贴法施工技术规程》 |
2)指采用组合法施工的,瓷砖胶层厚度在5-15mm之间的瓷砖胶。使用于高吸水率的瓷砖,若用于玻化砖的粘贴,需要玻化砖做界面处理。Q/DXHSJ0004-2018 《中厚层瓷砖胶》 |
|
解决方法: |
敲掉重做 |
(4)瓷砖胶“薄贴法”施工 |
|
后果: |
瓷砖大量空鼓、脱落 |
原因分析: |
1)瓷砖胶过薄 瓷砖胶薄批在瓷砖背面直接使用,因厚度过薄,导致瓷砖胶自身强度低 |
2)瓷砖胶当背胶使用 瓷砖胶薄批在瓷砖背面(类似背胶),铺贴时与水泥砂浆结合,水泥砂浆会抢夺瓷砖胶中的水分,水泥砂浆后期水化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的收缩应力,应力释放在薄弱、强度低的瓷砖胶表面,超出瓷砖胶的承受极限,从而出现空鼓的情况 |
|
解决方法: |
敲掉重做 |
(5)瓷砖胶与基层/瓷砖的匹配不当 |
|
后果: |
瓷砖大量空鼓、脱落 |
原因分析: |
1)瓷砖胶与基层匹配不当,引起瓷砖的脱落 |
2)瓷砖胶与瓷砖吸水率匹配不当,引起瓷砖的脱落 |
|
3)瓷砖胶与瓷砖大小匹配不当,引起瓷砖的脱落 |
|
解决方法: |
根据《东方雨虹360°室内瓷砖铺贴系统选材匹配表》,提前做好瓷砖胶与基层/瓷砖的匹配 |
编辑人:韩正俊
审核人:马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