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说明】
单组分的硅酮胶打在基材上长时间不干,有时候甚至3天以上都不会固化,表面还一直黏糊糊的,手指触摸呈拉丝状。
【案例展示】
【原因分析】
◼️造成单组分硅酮密封胶不干、慢干的核心原因是因为温湿度的影响,硅酮密封胶的固化过程属于化学反应,环境的温度、湿度越高,固化速度就会越快,冬天温度温度骤降,同时伴随着湿度低,密封胶的固化反应就会收到严重影响,例如:直径5mm胶条,3天就能完全固化,但冬天温湿度都很低时,可能需要自然养护7天才能完全固化;
◼️单组分硅酮密封胶不固化也有可能是因为施胶部位处于难以与空气中的湿气接触的部位,单组分硅酮密封胶需要与湿气接触,在固化过程中释放小分子,才能逐渐由表至内固化,如果是应用在粘接板材部位,则固化时间势必会延长;
◼️单组分硅酮密封胶的固化过程是由表至内逐步固化,如果单次打胶过厚,也会影响硅酮密封胶的固化速度,表面会率先固化,但施胶处内部处于未固化状态。
【检测方法】
◼️可在标准温湿度条件(23±2℃、50±5%)下,切割直径6mm胶嘴,于基材表面施胶,制作成胶条,待36小时后,切割开胶条,观察横截面,判断是否固化。
◼️若温湿度条件无法满足,可在同等环境温湿度下对比同型号同季节配方其他批次产品,表干时间差异>20min,完全固化时间差异>5小时。
【解决办法】
◼️适当延长养护时间,让胶体自然固化;
◼️胶体若固化时间36h还没有完全固化,则需要铲除剩余的胶体,重新补打。
【风险点规避】
◼️冬季打胶尽量选在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间段,同时可以适量延长养护时间,如果气温低于5℃则不应施工;
◼️可在大面积施胶前,针对施胶环境先小面积试用,判断固化时间是否理想,再进行大面积施胶;
◼️当需要在缝隙宽度≥7mm时,推荐使用二次打胶,单遍不要施胶过厚,避免因胶体过厚且与空气接触面不够导致固化时间长;
◼️如果施工场景为室内区域,可以选择物理升温加湿方式提升固化速度。
编辑:张博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