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
菜单

GB_T21866-2008抗菌涂料(漆膜)抗菌性测定法和抗菌效果

作者: 区力宾下载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和木器用抗菌涂料(漆膜)抗细菌性能的测定方法及抗细菌效果。 其他涂料(漆膜)抗细菌性能的测定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1727 漆膜一般制备法

GB/T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 取样(GB/T3186—2006,ISO 15528:2000,IDT)

GB/T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T 927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GB/T 9278—2008,ISO 3270:1984,IDT) GB 19258 紫外线杀菌灯

GB19489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1

抑菌 bacteriostasis

抑制细菌、真菌、霉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

3.2

杀菌 sterilization

杀死细菌、真菌、霉菌等微生物营养体和繁殖体的作用。

3.3

抗菌 antibacterial

抑菌和杀菌作用的总称。

3.4

抗菌涂料 antibacterial coating

具有抗菌作用的涂料。

4 方法简述

本方法通过定量接种细菌于待检验样板上,用贴膜的方法使细菌均匀接触样板,经过一定时间的培 养后,检测样板中的活菌数,并计算出样板的抗细菌率。

5 试验条件

5.1 实验室要求

抗菌试验的实验室应符合GB19489 规定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设施条件要求。

5.2 主要设备

5.2.1 恒温培养箱(37±1)℃、冷藏箱(0~5)℃、超净工作台、压力蒸汽灭菌锅、电热干燥箱、天平(精度 0.01 g):

5.2.2 灭菌平皿、灭菌试管、灭菌移液管、接种环、酒精灯。

5.3 主要材料

5.3.1 覆盖膜

聚乙烯薄膜,标准尺寸为(40±2)mm×(40±2)mm 、 厚度为(0.05~0.10)mm 。用70%乙醇溶液浸泡10 min,再用洗脱液冲洗,自然干燥。

5.3.2 培养基

5.3.2.1 营养肉汤培养基(NB)

牛肉膏 5.0 g

蛋白胨 10.0 g

氯化钠 5.0 g

制法:取上述市售材料按比例依次加入1000 mL 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后,用0.1 mol/L NaOH 溶液(分析纯)调节 pH 值为7.0~7.2,分装后置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灭菌30 min。

5.3.2.2 营养琼脂培养基(NA)

1000 mL营养肉汤(NB) 中加入15 g 琼脂,加热熔化,用0.1 mol/L NaOH 溶液调节 pH 值为7.0~7.2,分装后置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灭菌30 min。

5.3.3 试剂

5.3.3.1 消毒剂

70%乙醇溶液:

5.3.3.2 洗脱液

含0 .85% NaCl的生理盐水。为便于洗脱可加入0.2%无菌表面活性剂(如吐温80)。用0.1 mol/L NaOH 溶液或0.1 mol/LHCl 溶液调节 pH 值为7.0~7.2,分装后置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灭菌30 min。

5.3.3.3 培养液

营养肉汤(NB)/ 生理盐水溶液。建议用于大肠杆菌的培养液浓度为1/500,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 养液浓度为1/100。为便于细菌分散可加入0.2%无菌表面活性剂(如吐温80)。用0.1 mol/L NaOH 溶液或0.1 mol/L HCl溶液调节 pH 值为7.0~7.2,分装后置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灭菌30 min。

5.3.4 检验菌种

a)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S1.89

b)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AS1.90

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可增加选用其他菌种作为检验菌种。

注:实验用菌种应来源于国家级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5.4 样板

5.4.1 阴性对照样板

编 号A, 是未放任何试板的直径为90mm 或100mm 的灭菌培养平皿中50mm×50 mm 面积大小的空板。

5.4.2 空白对照样板

编号 B, 是未添加抗菌成分的涂料试板,此对照涂料样品要求不含有任何无机或有机抗菌剂、防霉 剂、防腐剂。

注:空白对照样板可在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得到。

5.4.3 抗菌涂料试验样板

编号 C, 是添加抗菌成分的涂料试板。

5.4.4 涂料试板制备

按 GB/T3186 的规定进行取样。制备试板所用底材通常应是实际使用底材(例如水泥板、木板、金 属板、塑料板、贴膜纸板)。按照GB/T1727 要求制作涂膜,涂料的施涂一般为两次涂刷,第一遍表干后 涂刷第二遍,涂膜总厚度湿膜小于100μm, 样板应平整、无锈、无油污等。若以木板作为试板底材,则要 求漆膜封住整个木板。试板涂刷后按照 GB/T 9278规定的条件干燥7d, 保证试板涂膜完全干后再用 于实验。

将涂刷好的试板裁成50 mm×50mm 大小的试板10片,在试验前应进行消毒,建议用超净工作台 中紫外灭菌灯消毒处理试板5 min, 备用。

6 检验程序

6.1 菌种保藏

将菌种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NA) 斜面上,在(37±1)℃下培养24 h 后,在(0~5)℃下保藏(不得 超过1个月),作为斜面保藏菌种。

6.2 菌种活化

使用保藏时间不超过2周的菌种,将斜面保藏菌种转接到平板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在(37±1)℃下 培养(18~20)h, 试验时应采用连续转接2次后的新鲜细菌培养物(24 h 内转接的)。

6.3 菌悬液制备

用接种环从6.2培养基上取少量(刮1~2环)新鲜细菌,加入培养液中,并依次做10倍递增稀释 液,选择浓度为(5.0~10.0)×10°cfu/mL 的菌液作为接种菌液,按 GB/T 4789.2 的方法操作。

6.4 样品试验

分别取0.4 mL~0.5 mL试验用菌液(6.3)滴加在阴性对照样板(A)、空白对照样板(B) 和抗菌涂 料样板(C) 上。

用灭菌镊子夹起灭菌覆盖膜分别覆盖在样(A)、样(B) 和 样(C) 上, 一定要铺平且无气泡,使菌均匀 接触样品,置于灭菌平皿中,在(37±1)℃、相对湿度RH>90% 条件下培养24 h 。每个样品做3个平行 试验。

取出培养24 h 的样品,分别加入20 mL 洗液,反复洗样(A)、样(B)、样(C) 及覆盖膜(最好用镊子夹 起薄膜冲洗),充分摇匀后,取洗液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NA) 中,在(37±1)℃下培养(24~48)h 后活 菌计数,按 GB/T 4789.2的方法测定洗液中的活菌数。

7 检验结果计算

将以上测定的活菌数结果乘以1000为样品A、样品 B、样品C 培养24 h 后的实际回收活菌数值 数值分别为 A、B、C,保证试验结果要满足以下要求,否则试验无效:

样品A 的实际回收活菌数值A 应均不小于1.0×10⁵ cfu/ 片,且样品B 的实际回收活菌数值B 应均 不小于1.0×10⁴ cfu/ 片;

同一空白对照样品B 的3个平行活菌数值要符合(最高对数值一最低对数值)/平均活菌数值对数 值小于或等于0.3。

抗细菌率计算公式为:

R=(B-C)/B×100

式中:

R—— 抗细菌率,以(%)表示,数值取四位有效数字,按照 GB/T 1250 中规定进行 B-— 空白对照样板24 h 后平均回收菌数(cfu/ 片);

C—— 抗菌涂料样板24 h 后平均回收菌数(cfu/ 片)。

8 抗菌耐久性能试验

采用1支30W、波长为253.7 nm 的紫外灯,紫外灯符合 GB19258, 抗菌涂料试板距离紫外灯 0.8m~1.0m, 照射100 h,经处理后的试板抗菌耐久性能按第6章和第7章进行试验。

9 抗菌涂料的抗细菌效果和试验结果记录

9.1 抗菌涂料抗菌效果

按抗菌效果的程度,抗菌涂料分为I 级和Ⅱ级两个等级, I 级适用于抗菌性能要求高的场所,Ⅱ级 适用于有抗菌性能要求的场所,抗菌效果符合表1规定。

表 1

项目名称

抗细菌率/%

I

抗细菌性能 ≥

99.00

90.00

抗细菌耐久性能 ≥

95.00

85.00

9.2 试验结果记录

记录试验细菌的种类、接种菌液量、样品A 和样品B 的活菌数值、抗细菌率、样品的类型,如果在试 验菌液中加入了表面活性剂应记录它的名称和浓度。

 

分享文章
最近修改: 2024-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