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胶干的快原因分析
【情况说明】
瓷砖胶干的快问题是铺贴中的一个常见问题。正常瓷砖胶搅拌完成之后可在桶里放置2h,保持施工状态不发生明显变化。若瓷砖胶放置不超过2h,状态发生明显改变,变稠变干明显,则说明瓷砖胶干的快。
【案例展示】
【原因分析】
造成瓷砖胶干的快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 瓷砖胶搅拌不充分,未进行二次搅拌;
- 瓷砖胶加水量过少,未按推荐水量加水;
- 先放粉后放水搅拌,桶里的粉料未搅拌开,后面会慢慢吸水,使瓷砖胶快干;
- 施工温度过高,超过35℃;
【检测方法】
- 搅拌好的瓷砖胶放桶里2h,观察前后施工手感、状态有无明显变化。
【解决办法】
- 搅拌瓷砖胶时必须充分搅拌均匀,分两次搅拌,第一次搅拌均匀后放置3~5分钟,在略微搅拌1分钟;
- 按厂家推荐加水量加水,不得低于最少加水量;
- 搅拌时先放水再放粉;
- 温度超过35℃时不宜施工。
瓷砖胶干的慢原因分析
【情况说明】
瓷砖胶干的慢是铺贴中常见的问题之一。通常瓷砖胶上墙后在一周内可以固化,若超过一周瓷砖胶粘结层未完全干燥,粘结层为半干半湿状态,则可判定瓷砖胶干的慢。
【案例展示】
【原因分析】
造成瓷砖胶干的慢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 瓷砖铺贴厚度过厚,超过1cm;
- 瓷砖胶过量加水;
- 冬季施工气温低于5℃;
- 瓷砖胶二次加水搅拌使用(瓷砖胶干固后再次加水搅拌使用);
- 环境基面潮湿不通风。
【检测方法】
- 瓷砖铺贴上墙一周后可用手指轻轻按压或者刮擦瓷砖边缘部位瓷砖胶,若出现瓷砖胶未凝结固化现象,则说明瓷砖胶干的慢。
【解决办法】
- 避免低温施工,5℃以下禁止施工;
- 严禁二次加水搅拌;
- 按照厂家指导加水量搅拌;
- 控制瓷砖胶厚度1cm以内;
- 施工时保持基面干燥。
瓷砖胶与基底脱离掉砖原因分析
【情况说明】
瓷砖胶与基底分离从而导致空鼓是铺贴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具体表现为瓷砖胶与砖面不分离粘接牢固,整块砖连带着瓷砖胶从墙上脱落,露出原来基底;用空鼓锤敲击时声音较为沉闷且伴有明显空鼓回响。
【案例展示】
【原因分析】
造成瓷砖胶脱离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 基层涂刷防水层时防水层太薄或者没有润湿基面,导致防水层强度低;
- 混凝土墙等光滑基面未用双组份水泥基材料做拉毛处理;
- 基层使用单组分背胶做界面处理再贴砖;
- 抹灰基层强度低,表面起粉掉砂;
- 瓷砖胶厚贴施工,满浆率低,后期收缩应力大,基层材料无法承受瓷砖胶后期应力。
【检测方法】
- 可以先用空鼓锤检测空鼓位置,再用工具敲下来,看瓷砖粘接层是否存在空鼓。
【解决办法】
- 轻微空鼓,可以选用瓷砖空鼓修复液之类材料进行修复;
- 空鼓严重的,需要撬砖之后,重新铺贴,铺贴时采用双面上浆薄批法施工。
【风险点规避】
- 混凝土墙等光滑墙体基面必须使用双组份背胶做拉毛处理;
- 墙面防水施工前充分润湿墙体,防水涂刷达到相应厚度,确保防水材料的强度;
- 抹灰基层贴砖前必须合理养护,确保基层强度达标,表面不起粉掉砂。
瓷砖胶与砖背面脱离掉砖原因分析
【情况说明】
瓷砖胶与砖背面分离从而导致掉砖是铺贴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具体表现为瓷砖胶与砖面分离,砖从墙上脱落,瓷砖胶留在墙上。用空鼓锤敲击时声音较为清脆且伴有明显空鼓回响。
【案例展示】
【原因分析】
造成瓷砖胶与砖面脱离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 砖背面脱模剂、粉尘等杂质未清理干净;
- 砖背面清洗后有明显明水时铺贴;
- 瓷砖胶掺水泥、砂或者其他材料使用,使瓷砖胶性能降低;
- 瓷砖胶施工不恰当,使用点粘或者传统厚贴法,瓷砖胶与瓷砖粘结面积减小;
- 瓷砖胶与砖类型、尺寸不匹配。
【检测方法】
- 可以先用空鼓锤检测空鼓位置,再用工具敲下来,看瓷砖粘接层是否存在空鼓。
【解决办法】
- 轻微空鼓,可以选用瓷砖空鼓修复液之类材料进行修复
- 空鼓严重的,需要撬砖之后,重新铺贴,铺贴时采用双面上浆薄批法施工。
【风险点规避】
- 铺贴前必须清理瓷砖背面脱模剂、油膜和粉尘等杂质;
- 不同等级瓷砖胶能贴的砖种类和尺寸不同,必须先咨询专业厂家指导;
- 瓷砖胶施工时不宜掺任何其他材料,否则会降低瓷砖胶性能。
瓷砖胶开裂原因分析
【情况说明】
瓷砖胶开裂问题是铺贴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具体表现为打开瓷砖后可发现固化后的瓷砖胶表面有明显可见的裂纹。
【案例展示】
【原因分析】
造成瓷砖胶开裂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 瓷砖胶大量掺水泥使用,后期收缩大;
- 瓷砖胶施工时拉槽随意,厚薄不一致,收缩应力不一致,容易在瓷砖胶较薄处开裂;
- 基层形变过大。
【检测方法】
- 可以直接打开瓷砖观察瓷砖胶表面开裂情况。
【解决办法】
- 轻微开裂不引起瓷砖空鼓的可以不拆除瓷砖;
- 严重开裂导致空鼓掉砖的必须打掉重新铺贴,施工时使用瓷砖胶双面刮浆薄贴;
- 基层变形大的地方必须使用带柔性瓷砖胶。
编辑:汪焕彬
审核:马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