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说明】
单组分硅酮胶施胶后出现横向裂纹、纵向裂纹、缝隙一侧开裂脱胶的情况
【案例展示】
【原因分析】
◼️基层一侧脱胶开裂,或缝隙两边开裂:①是因为胶体与基材不相容,无法有效粘接导致的开裂。②或是因为缝隙内没有清洁干净或施工不当导致,如:溶剂未完全干燥就施工或清理等待时间太长被二次污染。
◼️横向裂纹:①产品选用方面使用含白油密封胶在室外幕墙施胶,导致长时间随着白油的不断析出,引起接缝胶体的过度收缩、刚硬、丧失位移性能,无法适应基材热胀冷缩的位移量导致开裂;②一次打胶过厚,导致接缝处填充的胶体固化时间变长,而如果环境温湿度存在落差会使得接缝部位存在热胀冷缩的接缝位移,此时胶体未完全上强度,达不到理想的性能就会出现胶体中间开裂,出现横向裂纹,导致内聚破坏。
◼️纵向裂纹:①打胶厚度未达到标准要求,导致胶体性能无法完全发挥,建议至少需要>6mm;②胶缝宽度设计不合理,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设计,导致胶缝过宽,超出胶体使用范围;③胶体表面形成空腔式气泡未及时处理,后期基材表面温度高,导致破泡后形成裂纹;④施胶填缝时泡沫棒安装不紧密或泡沫棒尺寸选择不当,导致三面粘接。
【检测方法】
◼️仔细检查接缝设计宽度、厚度是否与选用胶体相匹配。
◼️通过热失重分析查看胶体是否含有白油,以确定是因为白油掺加导致开裂。
◼️可在小面积基材上进行相容性测试,以判断是否因为相容性差导致的开裂。
【解决办法】
◼️若胶体中间裂缝宽度、深度≤2mm时,可再次补打,掩盖原有裂缝部位。
◼️若胶体中间裂缝宽度、深度≥2mm时,不建议补打,因为无法掩盖,性能效果也会降低很多,建议铲除后重新打胶。
◼️若出现因基材不相容导致的接缝两边脱粘开裂现象,应铲除后重新施胶。
【风险点规避】
-
建议在环境温湿度较低时,使用“二次打胶法”规避因施胶过厚,基材接缝位移形变导致的开裂;
-
打胶前可以在基材上小面积进行相容性测试,避免因基材无法与胶体粘接导致的脱粘开裂;
-
在选材方面需要充分考虑接缝填充的胶体是否可以承受位移,施工前先检查胶浆的生产日期,厂名厂址,阅读包装文案,关注注意事项和使用限制,没有生产日期或过期产品不可使用,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不要使用。选择一款相匹配的产品往往可以规避很多风险,推荐使用雨虹胶,上市公司有保障。
编辑:张博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