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点规避
1.错位使用
1.1与瓷砖不匹配
背胶作为瓷砖砖背的界面处理材料,对于砖的尺寸、种类均有不同的匹配方案,如尺寸大于800*800或泡水砖不建议使用。
解决方案:
背胶建议搭配瓷砖种类为包装注附录A\B\H\G,或吸水率≤3%的瓷砖。
背胶建议搭配瓷砖尺寸为≤800*800。
1.2与粘结材料不匹配
与水泥砂浆搭配或与高等级瓷砖胶搭配使用后出现脱落情况。
解决方案:
背胶推荐与雨虹系列瓷砖胶配套使用,但瓷砖胶等级应≤C1;
背胶不推荐与水泥砂浆配套使用,水泥砂浆质量的不确定性及无保水性能等方面原因,不宜与背胶复合使用。
1.3作为基层处理材料使用
背胶做砖背界面处理材料,不能作为基层处理材料应用,无论是光滑的混凝土层、防水层、抹灰层等,均有较多不可控风险,在材料的作用机理上也未设计相关性能。
解决方案:根据推荐范围和应用指标要求,在瓷砖砖背上应用背胶施工。
1.4加水使用
为增大施工面积,在背胶中加水使用,但会降低背胶的有效成分,致使涂膜变薄,存在极大的应用风险,背胶禁止加水使用。
解决方案:
背胶开桶后,可以在袋内或放置在桶内适当搅动摇匀后,然后在清理干净的瓷砖砖背上进行涂覆使用。
2.固化成膜
2.1固化慢
背胶的固化原理为挥发固化,即水分挥发,乳胶粒子胶连成膜,所以固化时间受环境影响较大,在低温高湿的情况下固化时间会有较大延长。
解决方案:提升养护温度、增强通风,使背胶中的水分快速挥发,乳胶粒子快速胶连成膜。
2.2易搓起
单组分背胶在固化后,施工现场时常采用手搓的方式来确定强度,会存在易搓起及不易搓起两种状态,而影响背胶手搓强度的主要因素来源于砖背是否充分清理干净以及背胶的固化程度。
解决方案:充分清理砖背后再进行背胶涂覆,养护时应在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环境中,且尽量减少堆叠。
2.3油缩
背胶涂覆在瓷砖砖背后,出现荷叶效应,呈油缩状态,如图:
解决方案:清理瓷砖砖背、必要时可采用机械打磨设备进行砖背打磨处理后再进行背胶涂覆。
编辑人:佟建新
审核人:高占强 马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