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
菜单

2415用于陶瓷砖粘结层下的防水涂膜性能指标

作者: 区力宾下载

用于陶瓷砖粘结层下的防水涂膜性能指标

 

序号

试验项目

技术指标

1

 

 

 

拉伸粘接强度/MPa

标准试验条件

 

 

 

≥0.5

2

浸水

3

热老化

4

冻融循环

5

碱处理

 

含氯水浸泡

6

抗渗性

0.6MPa,24h

不渗透

 

7

 

桥接裂缝能力/mm

标准试验条件

 

≥0.75

-5℃

-20℃

  拉伸粘结强度

1.1 试件制备

按制造商的推荐意见在基层的表面涂覆防水涂膜 。如果有要求, 可涂刷底涂:若有 特殊要求, 需要涂刷两层或更多层防水涂膜, 或内嵌加强网格布 。对于有些产品,   改善与表面的粘结性, 可以撒一层硅砂  除非制造商有特别的要求,在使用陶瓷砖胶  粘剂之前, 需要让已涂刷防水涂膜的混凝土板在标准条件下干燥至少 24 h。

用直边抹刀在防水涂膜上先薄抹一层胶粘剂, 然后再抹上稍厚一层胶粘剂, 并用  齿形抹刀梳理成 6 mm×6 mm(中心距 12mm)的齿形刻痕 。握住齿形抹刀时应与混凝土 板呈约 60° ,   与混凝土板的一边呈直角,平行抹至混凝土板边(直线移动)。

5min 后,放置至少 10 块陶瓷砖于胶粘剂上 。在每块陶瓷砖上放置质量(2000±15)g  压块,持续 30 s.

1.2 标准条件下的拉伸粘结强度

1.1 的要求制备试件。

在温度条件为(23±2) ℃湿度(50±10)%下养护 7d 后用足够高粘结强度的粘合剂,

将拉拔头粘结在试件表面的陶瓷砖上 。在温度条件为(23±2)℃湿度50±10)%条件 下继续养护至 28 d,通过施加恒定的(250  50)N/s  的力测定其拉伸粘结强度。记录拉 伸粘度强度破坏荷载,精确到 1N。

1.3 浸水后的拉伸粘结强度

1.1 的要求制备试件。然后,在混凝土板上试件的周围用一 圈硅酮密封胶筑建一个大    10 mm 高的围堰,在温度条件为(23±2℃湿度(50±10)%条件下养护 7d 后,在   密封围堰内注满标准试验条件下的水大约 6mm 深。试件浸水 20 d,水位应维持在 6 mm 然后把水倒掉并用干抹布擦干待测试件的表面, 用粘合剂把拉拔头粘到陶瓷砖上        7h 后,再次在槽内注入 6mm 深标准试验条件下的水, 24h 后,把水倒掉后按 1.2      测定拉伸粘结强度。

记录拉伸粘度强度破坏荷载,精确到 1N。

1.4 热老化后拉伸粘结强度

1.1 制备试件。

在温度条件为(23±2) ℃湿度(50±10)%条件下养护 14 d,然后将其放入(70±3)℃的 烘箱中  14d 。从烘箱中取出试件后, 用粘合剂把拉拔头粘在陶瓷砖上。

在温度条件为(23±2) ℃湿度(50±10)%条件下继续养护 24 h,按 7.7.2 测定拉伸粘 结强度 。记录拉伸粘度强度破坏荷载,精确到 1N。

1.5 冻融循环后的拉伸粘结强度

制备冻融循环试件,除按 1.1 方法外,放置陶瓷砖前,应在陶瓷砖背面用一个直边泥刀 涂抹一层大约 1 mm  厚的胶粘剂。

混凝土板的四个侧面和底面应用不渗透  防水的涂层材料密封,涂层材料可以是环氧或 聚酯类材料, 并保证四个侧面和上表面的防水涂膜的接触处完全密封。

把试件在温度条件为(23±2)℃湿度(50±10)%条件下养护 7d,然后在标准试验条件 下浸水养护 21 d,取出后进行冻融循环 。每次冻融循环:

a)从水中取出试件,在 2h  20 min 内降温至(-15  3)℃;

b)试件保持在(-15 土 3)℃,   时间为 2h ±20 min:

c)将试件浸入(20  3)℃水中,使试件升温至(15±3)℃,   在进行下一个冻融循环前,在 该温度下至少养护 2h  20 min;

重复进行 25 次循环。

在最后一次循环后用干抹布擦去陶瓷砖表面水, 然后连接拉拔头与陶瓷砖 。在温度条 件为(23±2) ℃湿度(50±10)%条件下继续养护 7h 后按 1.2 测定拉伸粘结强度。

记录拉伸粘度强度破坏荷载,精确到 1N。

1.6 碱处理后的拉伸粘结强度

1.1 的要求制备试件,按 7.7.5 的要求密封试件的四周与底面。

在温度条件为(23±2) ℃湿度(50±10)%条件下养护至 28 d 后浸入 40℃的饱和氢氧 化钙溶液(pH≥12)中 7d 后把试件取出, 用水清洗后,用干抹布擦干待测试件的表面,   连接拉拔头与陶瓷砖 。在温度条件为(23±2) ℃湿度(50±10)%条件下继续养护 24h 后,按 1.2 测定拉伸粘结强度。

记录拉伸粘度强度破坏荷载,精确到 1N.

1.7 含氯水浸泡后的拉伸粘结强度

1.1 的要求制备试件然后按 1.3 的要求构建一个围堰。

在温度条件为(23±2)℃湿度(50±10)%条件下养护至 28d 后,在围堰中加入含氯水, 深度约 6mm7d 后将其倒掉,在围堰内加入干净的自来水清洗一次,用干抹布擦干后  连接拉拔头与瓷砖。在温度条件为(23±2)℃湿度(50±10%条件下继续养护 24h 后,  1.2 测定拉伸粘结强度 。记录拉伸粘度强度破坏荷载,精确到 1N。

含氯水制备,在自来水中加入化学纯次氯酸钠, 配置游离性余氯浓度在 0.3mg/L 到 0.6mg/L 之间的含氯水。

含氯水浸泡试件期间,每天测定其游离余氯浓度, 当游离余氯浓度低于 0.3 mg/L 时,  加入次氯酸钠使浓度达到要求范围。同时每天测试含氯水的 pH 值,使 pH 值保持在 7.0  7.8 之间, 超出该范围时可通过加入氢氧化钠或盐酸来增加或降低溶液的 pH 值。

游离余氯浓度测定方法按 GB 5750.11 的规定。

  抗渗性

制备 28d 抗渗压力为 0.4 12MPa 的基准砂浆试件 2 组,每组 3 个试件,养护 1d 后,将 抗渗试件的迎水面打磨并清洁干净,准备涂刷防水涂膜。

防水涂膜产品应按制造商的建议涂抹于已清理干净的 1 组抗渗试件的迎水面上 制备 好的试件在 1.2 条件下养护至 28 d。

JGJ/T 70 规定的试验方法,将试件放入砂浆抗渗仪上,在 2 h 内逐步将压力调整到  0.6 MPa,保持 24 h,观察抗渗试件表面是否有渗水现象 试验中如果出现渗水现象, 则停止试验。

三个试件均未出现渗水现象,则试验结果为不渗透,若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试件渗水 现象,则结果为渗透。

同时按 JGJ/T 70 规定的试验方法对另 1 组基准砂浆试件进行抗渗试验,记录基准砂浆  试件的抗渗压力并报告试验结果 。若基准砂浆试件的抗渗性大于 0.4 MPa,则本次试验 无效。

  桥接裂缝能力

3.1 试验模具

桥接裂缝基准砂浆试件模具:模具应包含六个水平间隔, 可以制出六个棱形

(12±0.1)mm×(40  l)mm×(160±1)mm 试样,试样在最窄面的中心处有一个边长为

(4±0.1)mm 的方形孔。为了防止测试时样品发生滑动,试件的两个端部尺寸要比中间部 位稍大。

3.2 标准条件下的桥接裂缝能力

通过拉伸试验机测定防水涂膜失效时的基准试件裂缝开裂宽度,试验加荷速度为

0.15mm/min 。将制备好的试件使用合适的夹具夹住,在试件上预先施加 2N 的应力,  伸长值调为 0,然后以 0.15mm/min 的速率开始试验,避免任何扭矩与挠动 。试验在发 现防水涂膜的表面出现第一个裂缝或针眼时结束,记录伸长值。

以毫米(mm)为单位记下试验结果,精确到 0.01 mm 。取 3 个试件的平均值。

3.3 低温下或极低温下的桥接裂缝能力

3.2 条件下中所使用的拉伸试验机需要一个低温装置把温度分别维持在(-5 土 1)℃或 (-20±2)℃ .使用合适的夹具夹住按 7.9.4 制备的试件,试验前试件应在该低温下至少维   2h 。按 7.9.5 的方法在低温箱中测试其伸长值。

以毫米(mm)为单位记下试验结果,精确到 0.01mm 并记录低温箱内的温 。取 3 个 试件的平均值。

分享文章
最近修改: 2024-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