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份防潮型界面剂施工工艺
一、材料测算及工具准备
施工要点 |
施工细节描述 |
(1)材料测算 |
1桶双组份防潮型界面剂理论施工面积约为15m²(具体施工面积,根据基层情况而定) |
(2)工具准备 |
空鼓锤、油灰铲、清洁铲刀、开桶器、壁纸刀、量杯、电动搅拌器、油漆滚筒、毛刷、美纹胶带 |
二、基层处理及检查
施工要点 |
施工细节描述 |
(1)基层空鼓 |
检查方法:使用空鼓锤对施工前的基面逐一进行敲击,根据声音的清脆或闷响,确定空鼓范围并标记 |
处理方式:若基面存在空鼓问题,需使用电锤敲掉空鼓部位,再使用聚合物砂浆对空鼓部位修补抹平 |
|
未处理风险:若空鼓部位不处理,后续各结构层次(抹灰/防水/贴砖/腻子等)施工完毕或投入使用后,易出现脱落、空鼓开裂等问题 |
|
(2)基层疏松、腻子铲除基层、掉灰掉砂 |
检查方法:戴手套或使用油灰刀,反复划搓基层,根据基层的起灰起砂情况,判断基层的疏松程度 |
处理方式: 1)若基层起灰起砂不明显时,使用扫帚将基面清扫干净后,即可使用加固剂进行界面加固 2)若基层起砂起灰严重且疏松时,需要使用清洁铲刀铲除表面浮灰浮砂至坚固基层,先使用防潮防霉靓彩加固剂加固一遍基层浮灰之后再用双组份防潮型加固剂进行涂刷 |
|
未处理风险: 双组份防潮型加固剂主要以成膜为主,浮灰太厚,加固剂辊涂过程中会出现打卷翻皮现象,所以再涂刷前需要用单组份加固剂进行浮灰加固,若不处理起灰起砂严重且疏松的基层,后续各结构层次(抹灰/防水/贴砖/腻子等),易出现空鼓、脱落等问题 |
|
(3)基层油污及突出物 |
检查方法:观察 |
处理方式:使用清洁铲刀或打磨机方式铲除基层的突出物、颗粒以及油污等 |
|
未处理风险: 1)若颗粒及突出物不处理,界面加固完成后装饰面会出现凸起不平整等问题; 2)若存在油污或原墙面腻子层不处理,加固剂不能有效渗透,会影响后续装饰层粘结效果 |
三、材料配比
施工要点 |
施工细节描述 |
(1)开桶搅拌 |
处理方法:开桶后,先倒入液料,再倒入粉料,使用电动搅拌器将加固剂液料搅拌均匀。 |
处理目的:防止材料混合不均,影响加固剂的施工效果。 |
|
(2)施工方式 |
涂刷施工:禁止加水 |
四、套胶施工
施工要点 |
施工细节描述 |
(1)施工工具 |
涂刷工具:毛刷、滚筒 |
(2)使用方式 |
涂刷施工:使用毛刷、滚筒对墙顶面进行施工 |
五、施工效果检查
施工要点 |
施工细节描述 |
(1)涂刷干燥后检查基层强度 |
处理方法:加固效果或强度不足时,需进行补刷 |
(2)涂刷干燥后检查是否有增糙效果 |
处理方法:若局部无明显增糙毛刺,需进行重新补刷 |
加固剂应用中的常见问题
(1)加固剂受冻结块 |
|
原因: |
加固剂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下结冻 |
解决及方案: |
1)保证加固剂处于合适的储存温度,储存温度一般为5℃-35℃ 2)可采用自然升温、加热升温或高速搅拌的方式进行恢复 |
(2)加固剂使用过后效果不明显 |
|
原因: |
1)加固剂加水过多,未能起到套胶效果 2)基层起砂、起灰特别严重,未铲除表面易脱落的浮砂、浮灰,就直接做套胶施工 |
解决及方案: |
如果基层表面浮砂浮灰严重,需要铲除基层上的浮砂浮灰,再根据基层的具体情况,若基层较为疏松,则需要进行铲除粉刷层 |
(3)加固剂增糙不明显 |
|
原因: |
1)材料涂刷时辊筒未选用合适的辊筒,造成毛刺不明显,施工前应进行小范围的试刷; 2)材料配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加水过多会造成产品离析,失去塑性,造成增糙效果不明显。 |
预防方案: |
按照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套胶,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选用合适的辊筒进行辊涂(如中花辊筒) 2.材料使用时,禁止加水 |
编辑人:孙建军
审核人:马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