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
菜单

GBT 28627-2012 抹灰石膏

作者: 区力宾下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抹灰石膏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 一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建筑物室内墙面和顶棚进行抹灰用的石膏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46—2001 力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2419—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 6003.1—1997 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 10294—2008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ISO 8302:1991,IDT) GB/T 17669.3—1999建筑石膏力学性能的测定

GB/T 17669.4—1999建筑石膏净浆物理性能的测定

GB/T 17669.5—1999建筑石膏 粉料物理性能的测定

GB/T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ISO 679;1989,IDT)

JGJ/T 70—200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抹灰石膏 gypsum plaster

粉刷石膏

以半水石膏(CaSO,·1/2H₂O) 和Ⅱ型无水硫酸钙(Ⅱ型CaSO,) 单独或两者混合后作为主要胶凝 材料,掺人外加剂制成的抹灰材料。

3.2

面层抹灰石膏 gypsum plaster for finish coating

用于底层抹灰石膏或其他基底上的薄层找平或饰面的石膏抹灰材料。

3.3

底层抹灰石膏 gypsum plaster for base coating

用于基底找平的石膏抹灰材料,通常含有集料。

3.4

轻质底层抹灰石膏 lightweight gypsum plaster for base coating

含有轻集料的底层抹灰石膏。

3.5

保温层抹灰石膏 thermal insulation gypsum plaster

具有保温功能的石膏抹灰材料。

3.6

保水率 water retentivity value

新拌制的浆体在吸收性基底上,经毛细作用后保留的水量。以原始含水量的百分数表示

4 分类和标记

4.1

抹灰石膏按其用途分类,见表1,

1

类别

建层抹灰石膏

底层抹灰石膏

轻质底层抹灰石音

鼻温层抹灰石膏

代号

 

B

 

T

4.2 标记

以 符 合B/128627 的面层抹成石育F 看 其标远为:

示例:

面层抹灰石青 CB/f28627-F

5 一般要求

5.1 本标准所包食产高释激的有害 物 质应 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与规范的要求。

5.2 本标准所包含产品中有机物含量不应超过其质量的1%。

6 技术要求

6.1

面层抹灰石膏的细度以符合GB/T6003.1=1997 的 1 . 0mm 和0 .2 mm 方孔筛的筛余百分数计,其值应符合表2规定的数值。

2 细度

以百分数表示

筛孔尺寸

细 度

1.0 mm方孔第第余

0

0.2 mm方孔筛筛余

≤40

6.2 凝结时间

抹灰石膏的初凝时间应不小于1h, 终凝时间应不大于8 h,

6.3 保水率

抹灰石膏的保水率应符合表3规定的数值。

3 保水率

以百分数表示

项目

面层抹灰石音

底层抹灰石膏

轻质底层抹灰石音

保水率

≥90

≥75

≥60

6.4

抹灰石膏的强度应符合表4规定的数值。

表4 强度 单位为兆帕

项 目

面层抹灰石膏

底层抹灰石膏

轻质底层抹灰石膏

保温层抹灰石膏

抗折强度

≥3.0

≥2.0

≥1.0

抗压强度

≥6.0

≥4.0

≥2.5

≥0.6

拉伸粘结强度

≥0.5

≥0.4

≥0.3

 

6.5 体积密度

保温层抹灰石膏的体积密度应不大于500kg/m³。 轻质底层抹灰石膏的体积密度应不大于 1000kg/m³.

6.6 导热系数

保温层抹灰石膏的导热系数应不大于0.1W/(m·K)。

7 试验方法

7.1 试验仪器与设备

7.1.1 天平

采用感量0.1g 的天平。

7. 1.2 标准筛

采用GB/T6003.1—1997中的标准筛。方孔筛筛孔边长分别为1.0mm和0.2mm, 应有筛底和筛盖 。

7.1.3 跳桌及附件

采用GB/T2419—2005中测定水泥胶砂流动度的跳桌及附件。

7.1.4 搅拌机

采 用GB/T 17671—1999 中的胶砂搅拌机,搅拌叶可装卸,

7.1.5 凝结时间测定仪

采 用GB/T1346-2001 中规定的凝结时间测定仪,其中试针只用初凝针,

7.1.6

采 用 GB/T 17671—1999 中规定的试模

7.1.7 电热鼓风干燥箱

温控器灵敏度为±1。

7.1.8 抗折试验机

采 用 GB/T6711999 中规定的电动抗折试验机

7.1.9 抗压史员、拉在试验机及拉伸试验机

采 用GB F16 71—1999 中的抗压来具,受压南长为40 mm、它为40 mm,

抗压试强机及拉伸试验机应符合,破坏荷载应在其量程的20%~80%范图内,精度1看,最小示值 1 N,

7.1.10 保水率测定装置

保水率测考装是及T 形否板如图 1 0 , 6所水

7.1.10.1 布氏餐斗

内径150 mm。

7.1.10.2 U型压力计

管高800 mm。

7.1.10.3 真空泵

负压可达106.65kPa, 即800mm 汞 (Hg) 柱。

7.1.10.4 T型刮板

由厚为1 mm 的硬质耐磨材料制成。

7.1.11 其他工器具

油灰刀、刮平刀、抹刀、圆柱捣棒、钢板尺和量简等。

 

 

单位为毫米

b)T 型刮板示意图

1 保水率测定装置

7.2

试样应保存在密封容器中,置于试验室条件下备用。

7.3 试验条件

试验室温度为(20±5)℃,空气相对湿度为(65±10)%。抹灰石膏试样、拌和水及试模等仪器的温 度应与室温相同。

7.4 试验步骤

7.4.1

从密封容器中取出500g 试样,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在(40±2)℃下烘干至恒量(烘干时间相隔 1h 的质量差不超过1g 即为恒量),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将试样按下述步骤连续测定两次。

称取(50士0.1)g 试样,倒人带有筛底的1.0mm 的方孔筛中,盖上筛盖,按 GB/T 17669.5—1999 进行试验。

再称取未经过筛的试样(50±0.1)g, 倒入带有筛底的0 . 2mm 的方孔筛中,盖上筛盖,按 GB/T17669.5—1999 进行试验。

7.4.2 凝结时间

7.4.2.1 标准扩散度用水量的测定

试验前用湿布抹擦跳桌台面、捣棒、截锥圆模和模套内壁,并将截锥圆模和模套置于玻璃台面中心, 盖上湿布。

称取适量的试样(约1.5L), 精确到1g。 在搅拌锅中加人估计为标准扩散度用水量的水。将试样 在30s 内均匀地撒入水中静置1min, 然后用搅拌机慢速搅拌3min, 得到均匀的石膏浆,迅速分两层装 入截锥圆模内。第一层装到截锥圆模高的三分之二处,用圆柱捣棒自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5次,接着 装第二层浆,装到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 同样用圆柱捣棒自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0次。其捣压深度 为:第一层捣至浆高度的三分之一,第二层捣至不超过已捣实的底层表面。装填和捣实浆时,应用手将 截锥圆模扶住,避免移动。

捣压完毕,取下模套,用刮平刀将高出截锥圆模的浆刮去并抹平,然后垂直向上轻轻提起截锥圆模。 从装填浆至提起截锥圆模时间为2 min。 立即开动跳桌,以每秒一次的速度连续跳动15次。

跳动完毕,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测量试饼的直径,精确到1mm, 计算两个方向直径的平均值, 即标准扩散度。对于面层、底层和轻质底层抹灰石膏,它应等于(165±5)mm, 对于保温层抹灰石膏,它 应等于(150±5)mm。否则,应改变加水量,重新拌合石膏浆再行试验,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记录连续两次石膏浆扩散度为标准扩散度时的加水量,该水量与试样的质量比(以百分数表示,精 确至1%),即为标准扩散度用水量(K₁)

7.4.2.2 凝结时间的测定

利用具有标准扩散度用水量的石膏浆,取一部分倒人环形试模,进行凝结时间的测定,测定方法按 GB/T17669.4—1999 进行,但测定的时间间隔为5min。 试针下沉首次不接触底板时,为初凝时间;试 针下沉不超过2mm 时,为终凝时间。

7.4.3 保水率

按图1a) 所示布氏漏斗的内径裁剪中速定性滤纸一张,将其铺在布氏漏斗底部,用水浸湿。

将布氏漏斗放到抽滤瓶上,开动真空泵,抽滤1min, 取下布氏漏斗,用滤纸将下口残余水擦净后称 量(G₁), 精确至0. 1g。

采用具有标准扩散度用水量的石膏浆放入称量后的布氏漏斗内,用图1b) 所示的T 型刮板在漏斗 中垂直旋转刮平,使料浆厚度保持在(10±0.5)mm 范围内。擦净布氏漏斗内壁上的残余石膏浆,称量 (G₄), 精确至0.1g 。从搅拌完毕到称量完成的时间间隔应不大于5 min。

将称量后的布氏漏斗放到抽滤瓶上,开动真空泵。在30s 之内将负压调至(53.33±0.67)kPa 即(400±5)mm 0.1 g.~9:43汞柱。抽滤20 min, 然后取下布氏漏斗,用滤纸将下口残余水擦净,称量(G₁), 精确至

按式(1)计算石膏浆的保水率 R, 以百分数表示,精确到1%.

式中:

R ——石膏浆的保水率,%;

W₁—— 石膏浆原质量,等于(G₂-G₁), 单位为克(g);

W₂—— 石膏浆失去的水质量,等于(G;-G₁), 单位为克(g);

G₁—— 布氏漏斗与滤纸质量,单位为亮(g)

G₂—— 布氏漏斗装人料浆后质量,单位为克(g);

G₃—— 布氏漏斗装人解聚抽波后质量,单位为克(g)

K₁—— 石膏浆的标准扩散度用水量,%。

(1

若连续两次测痛的保水率与它们平均值的差不大于3%,取该平均值作为驾样的保水率,否则应重 做试验。

7.4.4 强度

7.4.4.1 抗折强度

从密 容器中,称取适量的试样(的1.5L), 精确到1g。并按标准扩散度用水量加水,按7.4.2.1 制备石高求,用料勺将科浆演人预先余有一 薄层矿物油的试模内,试模据动脱模程序按CB/T179.3-1999 进行但件应在成动24h 后成模。

脱模盾的词件置于试验室条件下养护 ;天,然后在温度调至(40±2)℃电播鼓风干燥箱中干燥 至恒量(24h 质量减少不大于1 g 即为恒量),干燥后的试件在试验室条件下冷却在室上,再进行抗折 强度的测定抗折强度测定方法控GB/T17669.3-1999 进 行 ,

7.4.4.2 抗压强

抗压强度的测试方法按 GB/T 17669.3—1999 进行,但抗压夹具的承压面长为40 mm, 宽 为40 mm,

抗压强度按式(2)计集

(2)

式 中 :

R.—— 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P—— 破坏时的最大荷载,单位为牛顿(N);

Sc—— 承压面积,取固定值1600,单位为平方毫米(mm²)。

7.4.4.3 拉伸粘结强度

按 JGJ/T70—2009 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但抹灰石膏标准扩散度用水量按7.4.2. 1方法确定。

试件养护至第七天时进行干燥,之后再进行拉伸粘结强度的测定。试件的养护、干燥、冷却按7.4.4.1 进行。

7.4.5 体积密度

利用干燥至恒量的抗折强度试件进行称量,精确至1 g, 计算三个试件的平均质量,按式(3)计算体积密度:

式中:

γ——体积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

G ——试件平均质量,单位为克(g);

V——试件体积,取固定值256,单位为立方厘米(cm³)

7.4.6 导热系数

…………………………(3)

保温层抹灰石膏导热系数的测定按GB/T10294—2008 进行。利用具有标准扩散度用水量的石膏 浆制备试件。试件养护至第三天脱模,养护至第七天时进行干燥。试件的养护、干燥、冷却按7.4.4.1 进 行 。

8

8.1 检验分类

按检验类型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8.1.1 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包括:

a) 面层抹灰石音:细度、凝结时间、抗折强度、抗压强度;

b) 底层抹灰石膏;凝结时间、抗折强度、抗压强度;

c) 轻质底层抹灰石膏:凝结时间、体积密度、抗折强度、抗压强度;

d) 保温层抹灰石膏:凝结时间、体积密度、抗压强度。

8,1.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包括本标准第6章技术要求中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投产或产品定型鉴定时;

b) 正常生产每一年进行一次:

c) 原料、配方和工艺有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8.2 批量与抽样

8.2.1 批量

以连续生产的100t 产品为一批,不足100t 产品时也以一批计。也可以1d 的产量为一批。对保 温层抹灰石膏,以60m³ 为一批,不足60m³ 时也以一批计。

8.2.2 抽样

从一批中随机抽取10袋,每袋抽取约3L, 总共不少于30L。

8.2.3试样

将抽取的试样充分拌匀,分为三等份,保存在密封容器中,以其中一份试样按第7章进行试验,其余 两份备用,在室温下保存三个月。

8.3 判定

试样检验结果若所有指标均符合第6章相应的技术要求时,则判为该批产品合格。若有一项以上 指标不符合要求,即判该批产品不合格。若只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可用其他两份试样对不合格指标进 行复检。复检结果,若两个试样均合格,则判该批产品合格;若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 合格。

9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9.1 包装

抹灰石膏一般采用袋装或罐装。袋装时,可用带有塑料内衬的包装袋包装。

9.2 标志

包装袋或密封罐上应清楚标明产品标记,以及生产厂名、商标、批量编号、净质量、生产日期和防潮 标志。

9.3 运输和贮存

抹灰石膏应在室内贮存,运输与贮存时,不应受潮和混入杂物,不同类别的抹灰石膏应分别贮运。 抹灰石膏在正常贮存条件下自生产之日起,贮存期袋装为六个月,罐装为三个月。

 

分享文章
最近修改: 2024-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