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说明】
美缝剂施工后,出现起泡或者局部凸起问题。
【问题照片】
【问题分析】
- 缝隙未清理干净:缝隙中存在大颗粒杂质未清理干净,会出现类似“起泡”问题。
- 美缝剂施工过薄:美缝剂采用“飘打”的方式进行施工,会导致美缝剂胶体过薄,压缝后易出现“起泡”问题。通常表现为压缝后短时间内出现起泡。
- 压缝不及时或技巧不足:美缝剂暴露时间过长(超过10分钟)导致表面固化,内部气体无法排出;压缝力度不均,未将气泡完全挤出。
- 缝隙湿度大:在贴砖后或缝隙湿度较高的情况下施工美缝,缝隙中的水汽会源源不断透出,导致上方未干燥的美缝剂被顶起,出现“起泡”问题。通常表现为压缝后一定时间后出现起泡。
【解决措施】
- 美缝剂施工前,应将缝隙中的水泥、油污、灰尘、杂质清理干净,方可进行打胶。
- 美缝剂打胶时,应将美缝剂胶管与瓷砖缝隙的角度控制在45-60°,禁止采用“飘打”的方式施工。
- 缝隙应干燥后方可进行美缝剂施工,缝隙干燥时间为夏季墙面7天,地面14天,冬季相应延长,墙面14天,地面21天。控制施工温度在10-30℃,高温时减少单次施工面积,低温时预热美缝剂。
- 湿度>80%时,水汽渗入未固化的美缝剂,反应产生起泡。可采用减缓压缝速度、增加胶管与瓷砖缝隙角度,增大胶体厚度;吹风机吹干缝隙等方式解决起泡问题。
编辑:钟斌
审核:马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