腻子起泡问题解析
一、情况说明
腻子批刮时产生气泡或批刮后表面起泡是腻子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之一,通常是由于基层粗糙、批刮过厚以及搅拌引起等造成的,一般分为施工批刮起泡与养护起泡两种,具体表现为腻子层有气泡鼓包,有空腔,破裂易形成针眼等现象。
二、案例展示
施工起泡
打磨后针眼
三、原因分析
- 批刮起泡:腻子含水率高且不透气,在基层粗糙、吸水率高、高温、单次腻子施工过厚时,空气易被封闭在基层或腻子层内,进而引发起泡现象。
- 养护起泡:搅拌不均匀,腻子吸水溶胀,在腻子层内部易造成起泡。
四、检测方法
批刮后或养护中观察,如出现明显的鼓泡、针眼等现象,即为腻子起泡。
五、解决办法
- 根据基层可使用防霉防潮靓彩加固剂处理;
- 腻子搅拌充分且均匀,静置5-10min,复搅后使用;
- 大面积起泡,可用铲刀直接压破气泡,局部修补,薄批收刮消除气泡,养护晾干;
- 粗糙墙面,界面剂处理,底料选择底层腻子;
- 单次批刮应均匀,厚度在1mm以下,避免厚涂;
- 旧墙、刷白交房墙需铲除基层腻子、基层加固后重新批刮腻子。
六、风险点规避
- 规避基层孔洞:基层粗糙的孔洞应先填补压实之后再整体批刮;
- 规避基层过干:基层吸水量大情况下,优先润湿或使用界面剂处理;
- 规避搅拌不充分:腻子搅拌注意搅拌充分,复打前后的腻子浆料状态差距较大,施工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
- 规避机械引泡引起的施工起泡:注意施工厚度控制在1mm左右为宜,该机械引泡可通过反复收压进行规避,消除气泡;
编辑人:齐伟
审核人: